3月3日爱耳日:守护孩子的“听”见世界之门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朵是孩子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也是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基础。值此爱耳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别呼吁家长与幼儿园携手,共同关注孩子的听力健康,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护耳的好习惯。以下是幼儿护耳的四大注意要点,请您查收!
注意要点一:日常清洁需轻柔,避免不当操作
错误做法:用棉签、发卡或手指强行掏耳。
科学建议: 1.耳道有自洁功能,耳垢(耵聍)可自然排出,无需频繁清理。 2.若发现耳垢堵塞,应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切勿自行掏挖。 3.洗澡或游泳后,用柔软棉球轻轻擦拭外耳道口,保持干燥。 误区提醒 :强行掏耳可能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甚至引发感染。
注意要点二:预防中耳炎,警惕生活中的“隐形伤害”
中耳炎是幼儿高发耳部疾病,常因感冒、呛奶、错误擤鼻涕方式诱发。
防护措施: 1.正确擤鼻:单侧交替擤鼻,避免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 2.预防感冒: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3.喂奶姿势:避免平躺喝奶,防止奶液流入咽鼓管。 4.及时就医:若孩子频繁抓耳、哭闹或发烧,需警惕中耳炎,尽早就诊。
注意要点三:远离噪音污染,保护听力敏感期
幼儿听觉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家长需做到 :1.控制电子产品音量:手机、平板等设备音量不超过最大值的60%,使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次。 2.远离强噪音场所:如KTV、装修现场、烟花爆竹燃放点等。 3.选择安全玩具:避免购买发声尖锐或音量过大的玩具(如劣质声光枪)。 温馨提醒:若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建议及时进行听力筛查。
注意要点四:培养护耳好习惯,从游戏与示范开始
健康教育需融入生活,通过亲子互动让孩子主动爱护耳朵: 1.趣味科普:用绘本(如《耳朵的故事》)或动画讲解耳朵构造,让孩子认识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2.模拟游戏:玩“悄悄话传声筒”游戏,引导孩子感受声音的传递,理解耳朵的作用。 3.家庭示范:家长减少戴耳机时间,避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接打电话,树立护耳榜样。
携手行动,为孩子的听力健康护航,保护听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终身工程”。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听”见世界之门,让每一份天籁之音都能清晰地抵达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