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首页    教育教研    论文:《在挑战中发展 ——户外运动游戏中“星级挑战”模式的诞生与开发》

论文:《在挑战中发展 ——户外运动游戏中“星级挑战”模式的诞生与开发》

创建时间:2022-06-24 15:20:00
来源: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

该篇论文在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摘要:

   “星级挑战”是一种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它是幼儿和教师根据运动游戏的外部需要,以及幼儿自我挑战、相互竞争的内在需求,为满足幼儿运动能力发展而共同建构的一种学习策略。

 

关键词:逐级递进;主动学习;自我挑战;运动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改进》一文中,强调要把强健活泼之体格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他指出,健康的身体对于每个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身体好,我们才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的稳固。同时,陶行知先生还勉励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坚强之体魄,建立健康之堡垒”。陶行知先生关于体育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向作用。因此,我们每天都给予幼儿充分的运动和游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课题,以期为幼儿养成强健的身体和体质。为了让幼儿充分锻炼身体,同时在运动能力方面获得发展,我们结合幼儿户外运动游戏,从四个W”的维度展开了关于“星级挑战”模式的探讨。

    一、What——什么是“星级挑战”

   “星级挑战”是一种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它是幼儿和教师根据运动游戏的外部需要,以及幼儿自我挑战、相互竞争的内在需求,为满足幼儿运动能力发展而共同建构的一种学习策略。

   “星级挑战”同时是一种层次分明,逐级递进的学习模式。它是能够将幼儿的现有运动能力、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以及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结果反馈有机结合,在运动游戏中形成挑战性和难易度的梯度进阶,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玩法,并在“鹰架结构”的隐性作用下,让自己的运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一种学习模式。

     二、Why——为什么需要“星级挑战”

   为什么在幼儿户外运动游戏中需要“星级挑战”?随着户外运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其一,有的运动区域为了追求丰富的可玩性,导致运动内容游戏性太强,运动能力指向性反而被削弱。

   其二,单一性的运动练习,缺少新动力,幼儿失去了新鲜感和运动的积极主动性。

   其三,同一运动区域中的发展层次性不足,对于运动能力强的幼儿来说缺乏挑战体验,不能满足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星级挑战”模式的出现,不仅保证了户外运动游戏能够充分运动和富有趣味性,还给运动游戏加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使户外运动游戏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并让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Where——“星级挑战”从何而来

   我们从观察幼儿的运动行为 、观察幼儿的运动记录中寻求突破。“星级挑战”的出现,使我们每一个运动区域的设置更科学、层次更清晰,也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勇敢挑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星级挑战”是如何产生的,首先要从它的起源地——“小小CBA”运动区域说起。

   案例1:你能投进几个

   在我们的“小小CBA”中有投篮的游戏。每个幼儿因运动能力有不同,对于投篮的方式、动作、距离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力气大的幼儿乐于站得远远地投篮,力气小的幼儿喜欢站近一点投篮。有的幼儿习惯用抛的方式投篮,有的幼儿则会使用肩上投篮的方式进行投篮。但是开始的一段时间,幼儿仅仅是各玩各的,挑战的意识并不强。

   一天.两位幼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A:“今天我我站在两条线的位置投进了。”B:“我站在一条线的位置,投进了5次!。”A:“我站得远,更难投进!”B:“我不信,我来试试!”接下来,B抱着篮球站到了篮筐前两条线的位置,然后举球瞄准,膝盖微曲,轻轻跳起来的同时将球投出,篮球砸了一下篮板后,顺利进筐。接下来,B用同样的方式投进了6次。随后他便去记录单上记下了自己的“成绩”。同时,B仔细地观察了记录单,发现站在同样距离投进的记录有3条,但投进6次的只有他一个,于是他兴奋地向我炫耀:“老师你看!我是不是第一名呀?”我点点头:“是的,目前你是第一名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打破你的纪录啊。”旁边的几名幼儿听完,纷纷跑去尝试。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不断地观察着孩子们的探索,将他们的各种玩法拍下来,和幼儿一起讨论,每种玩法有多少人能完成。渐渐地,各种篮球玩法的层次性就体现出来了,孩子们把完成人数多的玩法定为简单的挑战内容,完成人数中等的定为一般难度的挑战内容,完成人数少的定为高难度挑战内容。在我们讨论的时候,有的孩子还提出用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的“星级”来表示挑战难度,于是,“星级挑战”就在我们“小小CBA”区域中形成了。

   案例中,幼儿通过相互竞争,比一比各自的投篮能力,将运动内容分成不同难度的挑战项目,并通过师幼团讨,决定用一颗星到五颗星甚至更多颗星来量化标注运动游戏的难度。这样一来,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星级难度,并通过不断尝试、探索、调整、自我学习,最终学会新方法,掌握新技能,突破原有运动能力与水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星级挑战”的概念雏形在幼儿相互之间“比一比”的过程中诞生了。它起源的本质,其实就是将源于幼儿在运动中挑战自我、挑战他人的内在需求,投射到运动游戏中的一种外在表现。

     四、How——怎样开发“星级挑战”

   随着户外运动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星级挑战的元素在各个运动区域中逐渐初显端倪,如何将各运动区域中的星级挑战元素汇聚、提炼、升华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结构和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幼儿户外运动游戏中不断提供支持与跟进。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经验是一点一点观察得来的结果。任何经验的获得都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任何经验的身后,都有着丰富扎实的现实依据。

   “星级挑战也一样,它从孕育到成型,需要我们教师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幼儿运动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需要我们教师以第三者的立场、专业的知识与能力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我们教师从观察、记录、思考三个维度出发,追寻幼儿运动中的行为,融入儿童视野,探寻星级挑战的踪迹。

        (一)立于观察的基石

          1.明确观察的目的。

   在户外运动游戏中,幼儿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玩法包含着千变万化的目标指向。所以当我们教师站在运动场上观察幼儿运动时,首先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观察的是什么,倘若走马观花式的随便看看,则会造成观察内容产生偏差,使观察结果失去参考价值。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观察,来解读幼儿运动中的行为,进而推动幼儿在运动中的深度学习。如何明确观察的目的,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借助运动发展指标,明确观察的目标和角度。

   比如在户外攀爬运动游戏中,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指南》中针对大班年龄段幼儿提出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等动作发展的相关内容和指标,将观察目标锁定在幼儿攀爬能力的发展情况上。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后,教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幼儿进行观察,进而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观察结果和指导建议。通过幼儿运动中遇到的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幼儿在户外运动游戏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幼儿在运动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教师就可以给自己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在观察过程中也就有了鲜明的观察主题。

   (3)发现幼儿行为细节,收集星级挑战元素。

   “星级挑战不是突然出现的,虽然星级挑战起源于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相互竞争,但它是建立在幼儿在运动中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运动游戏创意表现的基础上,厚积而薄发。所以,我们教师在观察幼儿运动时,要善于发现、汇总幼儿在运动中的各种细节表现,帮助幼儿提炼其中的核心经验,形成适宜的星级挑战

  2.把握观察的细节。

   要发现藏在幼儿运动游戏中的“星级挑战”,作为教师支持与推进的手段,观察的方法很重要。观察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取哪种观察方法,都要把握住观察时机、地点、对象和观察的点等细节方面。

   例如:在早上观察幼儿运动和在下午观察幼儿运动的结果是有差异的。早上刚来园的幼儿,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在运动游戏中的表现同样受此影响,在运动中表现得能量十足,而且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玩法和创意。但如果是在下午观察幼儿的运动游戏,往往就会发现幼儿的精神和情绪状态是不如上午的。因为经历了半天的游戏、学习和生活活动,孩子的精力已经不如上午那样充足,活跃度也就会随之下降。所以,在上午观察幼儿的运动游戏效果会优于下午。再例如:室内的运动游戏比室外运动游戏更收敛,粗放型的动作更少,精细型的动作更多。不同的场地、空间对于幼儿运动行为的表现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充分运用对比,建立参照体系。

   一定的标准或参照对象是观察者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我们在运动游戏中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但是如何才能知道幼儿的运动能力是否有所发展,或在集体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定的参照对象和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例如《指南》,它针对3—6岁幼儿,分不同年龄段提出幼儿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并提出了合理期望。再例如,针对同一名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长期多次观察,教师就可以结合幼儿前期的运动水平作为参照,对后续运动能力的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抓住记录的绳索

         1.客观、真实记录幼儿运动中的行为。

因为星级挑战源自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所以我们教师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幼儿运动中的行为。当我们将观察到的幼儿运动行为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时,就成了记录。我们教师作为观察者时,会将自己放在摄像机的角色位置,将幼儿的运动行为尽收眼底。而当我们从观察者变成记录者时,该如何记录幼儿的运动行为?

   客观性、真实性是对记录者的第一要求。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定义中提到——人类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将其染上个人的独特色彩。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人在看待周围的事物时会受到个人的已有经验、喜好、理解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样,我们教师在记录幼儿的运动行为时,也存在着会将自己个人主观的一些想法、猜测、甚至评判标准加入到记录的内容中的情况。在一些观察记录中,我认为......”“可能......”“我猜......”等字眼的频繁出现,使得观察记录的内容充满了教师的个人主观色彩。教师将自己的主观印象灌注到观察记录中,会造成两大弊端。其一,会掩盖住幼儿真实的运动行为。其二,会直接影响教师后续对幼儿运动行为的分析与评价,使教师不能客观、科学地掌握幼儿真实的运动能力。

         2.全方位、多样性记录幼儿运动中的行为。

   在记录幼儿的运动行为时,记录的方式不仅限于用文字、数据进行表述,还

可以借助多种方式进行记录。

   (1)照片和视频的运用。幼儿在运动中往往会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连续性动作,用文字说明可能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画面感,但如果用照片、视频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就可以弥补文字和画面脱节的不足。

    (2)数据图表的运用。在平衡飞车运动区域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圈速记录表,借助秒表计时,帮助幼儿记录自己每一次完成圈数的时间,然后让幼儿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帮助孩子直观的了解自己每一圈所用的时间,也帮助教师获得了清晰直观的运动数据,便于以后更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平衡车运动的星级挑战层级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更好的发展。

         3.亮点式记录,捕捉幼儿运动行为的价值所在。

   在记录幼儿运动行为时,必须通篇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记录幼儿的每一个动作行为吗?幼儿在运动游戏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亮点,比如具有新意和挑战性的玩法,比如幼儿在运动中对自我的突破等。这些亮点就是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真正有意义的运动行为,而且这些亮点往往就发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所以我们应聚焦幼儿在运动中的亮点进行记录,让记录的内容去粕留精,避免流水账式的讲述。

     (三)思考、评价获进阶

           1.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读幼儿运动能力真相。

    在对幼儿运动行为进行分析解读时,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运动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教师从多方面对幼儿的运动行为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和有效解读。同时抓住幼儿运动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掘星级挑战的生长点。

          2.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发现幼儿的发展规律。

   对于幼儿在运动中的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不好厉害不厉害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概括。应从多元化的角度,有针对性的对幼儿的运动行为进行评价。比如:幼儿在运动中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时所用的方法,以及幼儿的学习品质等方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有着更清晰的把握,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运动游戏进行调整。

    (四)运动日志表开发

   在我们户外运动场的每个运动区域中,幼儿在运动结束后会将自己的游戏体验、想法和问题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记录下来,留在展示板上,作为“运动日志”与其他幼儿共享。运动日志中包含着幼儿在运动过程中最真实的心理活动,也包含着幼儿在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想。在运动场上,幼儿才是运动游戏的主角,幼儿自己对参与的运动游戏有什么样的想法、思考与收获,这对“星级挑战”的开发而言,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1.日常记录表开发

   幼儿在结束运动游戏后,会在记录版块上留下自己当天挑战成功的最高纪录,在下一次来挑战时,幼儿就可以站在新的挑战起点,向更高等级的重量发起挑战。同时,幼儿还可以对比其他同伴在运动中的挑战记录,了解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阶段,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能有较清晰的认知,对同伴发起挑战和竞争。

   对教师而言,通过幼儿留下的运动日志记录,可以清晰地了解幼儿当前阶段的运动能力和发展水平,并能根据不同幼儿留下的记录,分析出幼儿目前能挑战成功的最大重量等级以及完成人数最多的重量等级。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开发设置科学合理的“星级挑战”。

   2.问题记载表开发

   运动日志除了承载着幼儿的挑战记录,还记录这幼儿在运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小小CBA”区域的运动日志为例。幼儿将自己在篮球运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同时老师帮助他用文字进行了表述。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幼儿遇到的困难是他不会用双手同时拍两个篮球。可能在运动过程中他已经尝试过多次,但是都未能成功。所以,心有不甘的他就将这个问题留在了运动日志版块上。但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该幼儿遇到的这个“双手同时拍俩球”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作为“星级挑战”中的一个挑战级别而存在。结合幼儿在篮球运动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难度等级的整合,开发出适宜的“星级挑战”。

   (三)反思记叙表开发

   运动日志上不仅记录了幼儿在户外运动游戏中的成功与喜悦、问题与困惑,还留下了幼儿在运动游戏中的反思和一些想法。同样以“小小CBA”区域的运动日志为例,该幼儿在运动日志中提出“高个子小朋友可以离篮筐远一点投球;矮个子小朋友可以站近一些”。这个建议是幼儿在练习投篮时,发现了身高、距离与投篮命中率之间的关系后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是该幼儿对不同身高的同伴投篮结果的观察与反思。根据这个建议,我们老师在运动场上就可以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在篮筐前划上几条不同距离的线,让不同身高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篮距离。这也让“星级挑战”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大部分幼儿的挑战需要。

   除以上三点外,我们教师还可以从幼儿在运动日志里留下的情绪、情感体验等线索中捕捉“星级挑战”的元素。让“星级挑战”的开发与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同时,更加贴近幼儿的心声。

        “星级挑战是幼儿在户外运动游戏中多方面的客观需要和内在需求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让每位幼儿都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在运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幼儿在各自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上都能获得正向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