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首页    教育教研    论文:《在种植区促进幼儿“记录和表征”能力的支持性策略》

论文:《在种植区促进幼儿“记录和表征”能力的支持性策略》

创建时间:2021-06-30 15:20:00
来源: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

该篇论文在无锡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    一、解读幼儿的表征形式

  (一)表征概念的界定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根据布鲁纳对表征能力的阐述,我们将表征能力理解为:幼儿使用语言、图像、动作、符号等表达感受、经验、思想、情感的能力,其中包括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其中符号表征是表征的最高形式,包括语言表征、抽象符号等。

  •    (二)种植中表征的作用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充满奥妙,包含着科学、自然、美的多种元素的结合,所以说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把自然搬进教室,让孩子走进自然的一角,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探究。在幼儿园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在阳台自然角和户外种植园地开展了各种种植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引导幼儿主动地发现植物的变化,去关心保留自己的发现,对种植活动产生兴趣,记录和表征是无可替代的最佳方式,这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而适宜的表征引导能够帮助幼儿的方面有:

   1.将获得的关于植物的零碎知识经验系统化

   2.拥有感知植物变化的能力,能关心植物,懂得照料植物的正确方法。

   3.逐步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与经验,帮助幼儿科学概念进行初步萌芽。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有助于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    二、分析中班幼儿的表征特点

   中班幼儿的喜欢接触大自然里的新鲜事物,会对大自然里发生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想法。他们喜欢用动作、语言和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植物的生长状态,在表达表征的过程中,往往整体的感受和最有特点的地方更能吸引他们,而所表述出的更多的还带有个人情感与感受。

   例如在一次交流与观察中和幼儿交谈了他们对冬季的感受以及周围事物发生的变化,当聊到种植园地里的蔬菜时,顺势引导了孩子们不如去菜地里看一看,“蔬菜们是怎么过冬的呢?”妮妮看到了一颗一颗的青菜说道:“青菜像我们人一样,靠在一起把自己包裹起来就不会冷了”,一边说一边还抱紧了自己,而轩轩看到露出了两片叶子的萝卜则说道:“萝卜躲在地底下,这样他就不会冷了”。回到教室后他们惊喜于自己的发现,将自己的想法涂涂画画画在了白纸上。

   中班年龄阶段幼儿的表征开始从动作语言的方式逐渐过度到采用图形、符号、标记等方式来加强支持他们的想法与表达。于是作为教师因抓住这一年龄特点的关键期,正确引导幼儿使用表征,挖掘表征的多种呈现方式,多方面地使用表征来辅助幼儿记录与操作。

  •    三、多种表征形式的支持策略
  •    (一)生长情况记录表

   生长情况记录表也就是幼儿的观察记录或者叫观察日记,需要在连续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去观察,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引导幼儿通过符号和图画记录下所看到的。

   这段时间里幼儿会很感兴趣,因为他们看到的很多,各种明显的特征与差别都会乐于去记录下来,甚至还会出现自由的创作随意涂画,给记录的内容“画蛇添足”,具体表现为,明明才刚刚发芽,却画出了嫩绿的小叶苗,或者刚开出来的小花才是一个花骨朵却画上了各种颜色的花瓣,这些都具有幼儿的想象与联想,教师不必急着去纠正与批评,幼儿对与种植与观察的兴趣正在萌芽。

   有了这前期幼儿对植物兴趣的铺垫,教师就可以进一步采取手段,帮助幼儿的表征记录更加规范与系统,如(图一)为孩子设置科学的观察记录表格,表格上的内容包括:日期、记录人(学号)、操作(浇水、除草、松土)、还有天气与温度,当天的天气是必须要记录的,不同的天气与需要描述的植物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植物可能在某种特定的天气情况下才有不一样的反应,当然最后还有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所观察到的(我的发现),在时间的推移下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都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每一次的观察都会离事实更近,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记录下真实的植物形态,不必要求幼儿画的漂亮画的好看,观察记录是表达的基础,真实的植物长什么样,就画下什么样, 在今后与他人分享认识和感受时,就能更科学地加深对植物的理解与认识。

   其次在每次的观察记录后,教师还要必须要引导孩子进行简要的讨论,如:你画下来的是植物的什么部分?这部分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如何区分叶子长相形态相同的植物?等有意义有价值的发现。

   在一次观察记录中,睿睿发现了小麦种植在水中长出来细细长长的根,于是就把他的发现画了下来,孩子们就对于长长的根开启了讨论“根有什么用呢?”有的说“根对植物很重要,要靠他吸收营养”,有的孩子还能说出“细细的根就像我们的血管一样,能把营养送到叶子里”,对于观察细致的幼儿还能提出“根上面的部分密密麻麻的很多,越到下面就越细越长呢 ”就光对于根的讨论,还能生成更开放的观点,收集下类似的观察记录,教师加以引导与挖掘,幼儿零碎的知识经验就开始逐渐系统化。

  •    (二)通过表征来辅助幼儿更好地照料植物

   幼儿照料植物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浇水、除草、晒太阳等,在前期过程中,经常会见到幼儿来到自然角,拿起小水壶咕噜噜的就是给植物浇水,而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又是各不相同,容易造成错误的照料方法,例如在“照顾多肉宝宝”的过程中,宸宸在阳台上观察自己种的多肉植物,“多肉宝宝的土有点干,他肯定渴了我要给他浇浇水”说着自己从水池里舀了一杯子水,全都倒在自己的盆栽中,宸宸最直接的照顾植物的方式就是浇水,一个劲的浇水,完全忽略了多肉的习性,当教师发现了这种情况,于是就和幼儿共同讨论制作了多肉生长特点展牌,画上了照顾多肉的该注意的一些事项,这样幼儿一到自然角就会注意到醒目的提示牌,在满足自己想要浇水的欲望下,懂得一些照顾植物的正确方法,获得了照顾多肉植物的经验。而在管理植物的其他方面,也体现了表征的作用:

   1.浇水容器上特定的标记

   在同一种容器上画上不同植物所需水分的刻度线,每次浇水浇到指定标记处即可,或者准备多种用途不一的容器,如喷壶、尖嘴壶、敞口杯等,适宜不同的植物种类,能够更好更方便地辅助照料植物。

   2.浇水打卡表

   考虑到不同的植物所需水分的不同,还有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所需要的水量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有些植物并不是每天都要浇水的。为了辅助幼儿更加直观地知道植物的浇水情况,师幼共同制作了“浇水打卡表”,表格上的内容由:空白格、日期、浇水的植物对象、浇水人员,浇水周期等组成,在明确植物浇水周期的前提下,幼儿开始操作,第一次浇水在相应日期表格里涂上颜色,下一次浇水就需要等到下一个周期再进行,以此来进行浇水的打卡记录,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直接便捷,管理植物更加有序。

   3.实行自然角值日生制度

   自然角也是班级区域组成的一部分,需要一定人员的管理,需要全体幼儿的共同参与,实行自然角值日生制度,大家轮流有序地照顾管理植物,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与任务意识。自然角值日生需要做日常工作不仅是打扫清理工作,还要更细致地去关心植物的情况,如修剪残破的枝叶、清理洒落的泥土、给蓄水池加水等,教师可以视幼儿的能力情况逐渐安排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

   (三)特色艺术创作

   在关于种植的主题活动中,还开展了许多的艺术领域内容,幼儿表现植物形态与特点的形式多样。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呈现表征方式的一种,在自由的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丰富多样性,感受大自然散发出的无限的美。

   (1)“可爱的多肉”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用撕贴的方式,还有的用轻黏土来制作等,表现多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

   (2)“秋天的菜园”

   用美术创作的方式表现秋天里的菜园,使用辅助材料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此外一些菜园间农作物或植物掉落的枝叶可谓是最好的自然辅助材料。

   (3)“我眼中的青菜宝宝”

   使用拍照结合记录的方法,制作属于自己的观察笔记。

  •    四、表征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提高

   观察是内容之源,在观察记录中,不管画下来像不像,孩子们都需要经过观察之后才能落笔,帮助引导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感知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至关重要,而观察不光是单纯地去眼睛去看,而是包含一些方向性,如从上到下,从粗到细,从整体到局部,幼儿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去看,去捕捉其中的重要信息

   观察是记录的基础,也是表达的基础,只有观察了才有思考、有感悟、有创新、有联想,才能调动多种感官的投入,感受的越多,理解的也就越深入,原本孤立的事物也会因为观察的增多而变得熟悉、亲切起来,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而丰富多样的表征形式,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而且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学习的获得都能有不小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