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首页    教育教研    论文:《美遇艺生——多元表达的美育环境文化》

论文:《美遇艺生——多元表达的美育环境文化》

创建时间:2021-11-30 16:20:00
来源: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

该篇论文在《好家长·幼教新天地》2021年11月期发表

     【文章摘要】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园风园貌,反映着学校的办学品质,从外显层面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内涵。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从建园起就着力打造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近年来更是以美育为出发点,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在美的环境中浸润,在美的文化下滋养”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本文以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的美育环境文化建设为背景,阐述了师幼共同对户外、公共区域、专用活动室、班级环境、门厅等校园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的有益探索和有成效的做法,希冀呈现出园所“儿童本位”、“创美四季”的儿童观、课程观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  生态  艺术  多元  创造  童趣

    【正文】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校文化的子文化。它是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所构成的潜在的育人存在方式。环境文化决定着园风园貌,反映着学校的办学品质,从外显层面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内涵。铃兰实验幼儿园于2002年开园,当时赋予它“铃兰”这个名称,就是希望它像一朵小小的铃兰花,带着它与生俱来的“幸福感”培育出富有爱与美好品质的铃兰人。因此从建园开始,铃兰就着力打造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近年来,我们更是以美育为出发点,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在美的环境中浸润,在美的文化下滋养”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环境资源”切入,与儿童共同在户外、公共区域、专用活动室、班级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与改造,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家园

          一、自然·生态,打造铃兰美的“花园”

        美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年四季有花有果,能让我们欣赏、漫步吗?对孩子来说,这显然不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户外环境作为课程资源,“应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多的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更有利于幼儿的充分的活动”①。近年来随着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我们栽种了杜鹃、海棠、樱花、桂花、蔷薇等开花的树种,希冀与原来园内具有的桔子树、石榴树、凌霄花、紫藤花等逐渐形成一年四季有花有果的丰富课程资源。同时,我们和幼儿共同设计了各种适宜探索、摆弄,又具有丰富变化可能的小场景,如“母鸡萝丝的家”、通向“密林深处”的石板小路、“小兔子的蘑菇房子”、小木桌小木椅等等,这些使户外环境多了“庭院”的气息,满足幼儿园“生活即教育”的课程实施需要。孩子们喜欢制作幼儿园独一无二的凌霄花墙,在种植园地里规划、设计、劳作、记录,在红叶石楠树下研究突然冒出的鸟窝,在“小兔子的蘑菇房子”旁做游戏……铃兰美的“花园”不断依据孩子们的需求在变化着、丰富着。在孩子们眼中,这是他们亲近自然的栖息地,更是他们探索、发现、记录、表达美的游戏乐园。

          二、艺术·灵动,打造铃兰美的“转角”

         楼梯、廊道、转角处,这些都是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方。我们本着“让幼儿园的一隅一角都能遇见美”的打造初心,充分利用楼梯、廊道、转角处,这些小块、小角的墙面、平台环境资源,一点一点地呈现出幼儿“与美对话”的过程。“小小艺术大师”活动的开展,激发起孩子们想“对话”艺术大师的愿望,楼梯上就成了他们与大师“对话”的空间。一楼转角的“光影世界”中,孩子们与“剪纸大师”安徒生进行“对话”。在“光影墙”上,他们可以随意拼摆自己的剪纸作品,观察影子的变化,讲讲影子的故事,这样的“对话”可玩可演。逐级而上,是孩子们模仿大师们的艺术风格创作的作品。他们在喜爱的艺术大师介绍旁边,用画、折、剪、撕、拼贴等多种方式进行单幅、小群体、大群体创作,表达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这样的“对话”可听可赏。廊道里为孩子们预留了可以随时举办画展的空间。《秋天,你好》主题的开展,让小中班的孩子们对“桔子色”的秋天有着自己丰富、独特的感受,他们用美术、语言、行为等多种表征方式进行记录,布置出“一个桔子色”的画展,与美丽的秋天“对话”,这样的“对话”可变可延。    

       除此之外,铃兰的小转角还有“转角阅读吧”、“多肉小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在这里看书、说说悄悄话、观察、给多肉浇浇水。这样的转角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阅读、生活的美,更感受到了自由、宽松、愉悦、创造的美好氛围。

          三、多元·互动,打造铃兰美的工作室

       “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让幼儿在与这些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把资源转化为幼儿的经验”。②基于幼儿对美术工作室“多样化活动区域”的需求,我们与幼儿共同重新进行了设计与规划。改造后的工作室以“铃兰绿”为主色调,分为涂鸦区、纸艺区、综合材料区、木玩区及光影室等不同的游戏区域。纸艺区、综合材料区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孩子们喜欢,但未曾在美术活动中玩过的材料;涂鸦区除了深绿色的涂鸦墙之外,还提供了卷轴纸与透明膜,让孩子们感受在不同材质上涂鸦的乐趣;木玩区的小木块、树枝、胶枪是孩子们强烈要求增添的,他们乐此不疲地用小木块创作出喜欢的房子、船只、运动的小人等,并自豪地向周围人进行介绍;光影室内不仅有光影台、投影仪,还有铃兰特色的剪纸,孩子们剪出全家福、剪出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剪出绘本中的场景,或展示,或送给家人。在自己想要的美术工作室中,孩子们与材料互动、与环境互动,自由而快乐地进行着美的创作。

          四、自主·创造,打造铃兰美的实习场

         幼儿园的户外与室内公共环境营造了美育的“大气候”,而真正的实习场则在于每一个班级活动室。班级是师幼的另一个“家”,孩子们对这个“家”的创设有着自己的设想与期待。于是从班级的基本色调、班级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收集与摆放、规则的制订与呈现,都体现出各班幼儿不同的审美风格。各班的美术区是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用多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的聚集地。在这个区域中你能看到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的表达表现美的方式,你能看到课程实施的轨迹,你也能看到这个班幼儿最近对美的喜爱与表现的聚焦点。当然,班级活动室是幼儿每天生活与学习的地方,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他们设计布置主题墙、游戏区域,所以他们的艺术创作不只是出现在美术区、特色墙,更多的是渗透到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签到墙、运动日志、班级大事记、植物生长记录、主题线索、游戏挑战记录、好绘本推荐……这些都是幼儿自我表达、艺术表征的主阵地。

         五、动态·童趣,打造铃兰美的展示场

       幼儿园门厅是连接幼儿园和社会的一座桥梁,它所呈现给大家的环境代表了一所幼儿园独有的文化品位。怎样的门厅是孩子们喜欢的呢?偶然一次中四班孩子们要求在门厅里举办一个属于他们的展览给予了我们答案。原来,让门厅成为一个美的展示场,展现孩子们在课程实施中美的发现、美的创造和美的表达才是他们最喜欢和最想要的。从那以后,幼儿园门厅就像一个小舞台,随着班级课程实施和年级组活动不断更新与变化,《多肉联“萌”》《芽芽苗苗成长记》、《微景观里的小世界》、《有趣的根和茎》——大班种植观察记录展、《春田花花故事会》——亲子绘本作品展、《小小兵迎国庆》、《秋天里的39个故事》,一组组课程故事在连续上演,每位幼儿都有机会成为故事中的那个“我”,门厅成为幼儿和家长最喜爱、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每位来到铃兰的客人,步入幼儿园门厅的瞬间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童画、童趣与童韵,驻足欣赏便能在幼儿丰富的表征中看到灵动、快乐的课程之旅。

       从铃兰美的花园——美的转角——美的工作室——美的实习场——美的展示场,这条就是我们进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路径。我们本着对美的向往,和孩子们一步步把它变成了大家喜欢的模样。但是,“向美而生”是没有止境的,如何不断满足幼儿对美的“花园”的资源需求?如何让更多的“转角”、展示场体现铃兰环境文化的内核?如何在美的环境的打造中给予幼儿“无限的发展可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新的思考与实践,和铃兰的孩子共同“创美四季·美遇艺生”。

      【参考文献】

       ①②引用《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2017年2月15日由江苏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印发。